首页 > 首页 > 法律热点知识 > 诉讼

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区别?申诉 诉讼 仲裁 复议的区别

来源: 无忧找律师  2021-11-27 16:14:18 阅读数:105

仲裁与法院诉讼有什么区别

仲裁机构与法院区别主要有:

一、性质不同。仲裁是由仲裁机构即仲裁委员会受理。而审判则由人民法院负责,法院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

二、对案件的管辖不同。仲裁机构对案件的管辖权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授权,没有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的案件,仲裁机不能受理。而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则是强制管辖,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就可依法受理案件。

三、审理组织的组成原则不同。组成仲裁庭的仲裁员是由当事人各方选定或共同选定或委托仲裁机构指定,其组成是基于当事人的选择,而审判庭的组成则是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无权过问,只能依法定程序申请回避,是否回避由人民法院决定。

四、仲裁庭审理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公开审理原则,但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除外。

五、仲裁依法实行一裁终局,裁决一经仲裁庭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上诉,而法院审判则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上诉于上一级人民法院。

希望可以帮到你同时想要其他法律知识比如:

律师调查取证权、调查取证程序、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等相关法律知识可以咨询

上海专业律师免费咨询

来为你解答。

一文详解: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仲裁?诉讼?傻傻分不清楚。不都是解决纠纷的方式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本文,我们就来重点聊一下: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任何事物的界定和解读,都需建立在其与同类事物比较的基础上。仲裁和诉讼具有共性,从宏观层面上讲,二者都是第三方机构解决纠纷的程序性制度。但是,在发生、管辖、裁判者选择、审理案件的规则与标准、审级等方面,二者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

什么是仲裁?

仲裁[Arbitration]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做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仲裁在性质上是兼具契约性、自治性、民间性和准司法性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通俗一点来说,仲裁不是司法机构,而是民间机构。仲裁的法律工作者都是兼职的做案件审理工作,可以是律师、法律顾问,或者是退休的法律工作者。要仲裁的话,在100个仲裁员里面,我方选一个仲裁员代表,乙方选一个仲裁员代表,还有个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几个要点:

1、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仲裁协议是提起仲裁的前提。

这体现了对当事人在纠纷解决事务上的意思自治的尊重。众所周知,诉讼是解决各类纠纷的法定的、最终的途径。法谚有云:“司法乃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说的便是这个道理。采用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无需当事人事先约定,这是诉讼与仲裁的一个显著的区别;

2、仲裁机构是非司法性质的第三方纠纷解决机关。

仲裁机构不是司法机关,不列入司法机关序列,具有成立、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独立性;

3、仲裁机构针对特定案件的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4、劳动仲裁是专门的司法机构。跟仲裁不一样。

什么是诉讼?

诉讼[lawsuit/litigation/legalaction]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解决具体案件的活动。是人民或检察官请求司法官本着司法权作裁判的行为。

中国大陆的诉讼程序一般实行二审终审制,分为一审和二审,但部分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如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第一,仲裁没有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的限制。

在约定仲裁机构时,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取。而在进行诉讼时,必须按照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的规定,去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和应诉。

对于诉讼来说,一旦纠纷发生,管辖法院基本就确定好了。之所以诉讼有管辖制度的规定而仲裁没有,主要原因是诉讼是一种法定的纠纷解决方式,全国有近4000个法院,出于流程完整与成本节约的考量,需要将案件分流到特定的法院,以节约成本。

此外,从方便查明案件事实与便利执行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诉讼更重视诉讼参与人或争讼的标的,所以,按照被告或争议财产所在地来确定管辖法院就合情合理了。

仲裁的考虑与诉讼颇有不同。因为仲裁是当事人自愿提起的流程,所以,赋予当事人根据业务需要选择不同的仲裁机构的权利便理所当然。相比于诉讼,仲裁更为关注争议事件本身。所以,仲裁制度没有也不适合有管辖制度的约束。

第二,仲裁申请人有权指定仲裁员来审理案件,但诉讼当事人无权指定法官。

回避制度是诉讼当事人对法官的消极选择权限,即不选择某法官或某些法官审理自己的案件的制度。

传统的诉讼理论认为:诉讼是法官居中审理案件的过程,法官必须持中立立场,无需事先了解案情。既然这样,那任何一个法官均可胜任案件的审理。但是,民商事案件类型多种多样,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民商事争议的技术含量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具有复合背景的裁判者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相比于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法院,仲裁员普遍具有较高的职称和更为多元的背景。在赋予仲裁申请人选取仲裁机构权利的基础上,再赋予其选择具有特定专业能力的仲裁员进行仲裁的权利,会更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第三,不同于严格以法律为审理案件标准的法院,仲裁机构的审理标准更为灵活。

如上文所说,仲裁员的背景较为复合,有利于解决专业性纠纷。此外,各仲裁机构都有权限制定自己的仲裁规则。而对于法院来说,制定自己的组织规则的权限显得不可望亦不可及。

第四,不同于诉讼的四级法院两审终审制,仲裁采取的是一裁终局制度。

我国法院共分四个级别,分别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为了防止一次诉讼程序可能发生的错误,并规避可能存在的诉讼中的主场优势问题,我国规定了诉讼普遍采取两审终审制度。

而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的期限为6个月,并可延长,二审的期限为3个月,也可延长,如果案件进入再审、重审或抗诉环节,审理流程可能会从头开始。所以,当一个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之后,其时间成本便不容忽视。

而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保证了仲裁裁决一经做出,便具备了强制执行效力,可以为争讼人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

网络仲裁的好处

传统的线下仲裁审理期限为6个月,而网络仲裁审理期限则大大缩短。线下仲裁的主要弊端在于,仲裁员兼职,出差,开会等原因,大家凑不到一起,仲裁时间保障不了。而网络仲裁通过在线立案,在线资料传输,在线看电子证据,批量接单,批量审案,大大减少因为资料整理、资料传输等带来的时间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仲裁一裁终局之后即可去法院强制执行,为诉讼节省大量时间成本。

以法大大电子合同平台为例,用户点击“申请仲裁”后(即一键仲裁功能,仅适用于签发时已勾选相关选项的文件,如下图),将进入广州仲裁委员会(下称广仲)的系统进行网络仲裁,仲裁时间可由原来的最长6个月缩短至22个工作日左右。

仲裁、诉讼、调解到底有什么区别

有了矛盾想要解决,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三种解决方案就是仲裁、诉讼和调解,可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相信不少人都说不明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三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商事仲裁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到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第三方做出一个有约束力的裁决,是一种民间自治性和准司法性的解决方式。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审理的,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而调解则是自愿协商,通过疏导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首先,三者的适用范围不同,仲裁只适用于合同纠纷或者财产权益纠纷,我们一般最常听到的就是劳动仲裁,涉及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关系的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排除了其适用,也就是说涉及到与人身有关的纠纷是不能够仲裁的;而调解呢是各种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一般的矛盾纠纷最先选择的就是调解,大事儿小事儿都可以首先调解,到专门的调解机构或者找个位高权重的人做个见证,就可以调解;至于诉讼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打官司,适合于一切民事、刑事、行政的纠纷,只要有问题就可以诉讼,相对来说诉讼更加严肃,处理的问题相比于其他两种来说也更大更严重。

第二,它们使用的法律程序也不同,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是一裁终局,裁决一出就立刻发生法律效益,虽说仲裁并不是由司法机关进行裁决的,但他的裁决结果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诉讼一般是公开审理的,特殊的情况是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是两审终审制,第一次判决不服可以上诉,诉讼的结果是由人民法院公布的,;而调解是一种纯粹民间性质的,一般是不公开的,只要有矛盾就可以调解,不分次数也不限地点。

第三,它们的法律效果也不同,仲裁和诉讼的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必须履行裁决,如果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而调解的结果可以反悔,也没什么法律效力,如果反悔了要么再次调解,要么就向法院起诉。

可能你会问,说了那么多,哪种方法更好呢?这个可以说各有利弊,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倾向于仲裁,不仅一裁终局而且还会支持你的律师费用,执行也是直接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在日常生活中啊,不是特别大的矛盾纠纷可以先选择调解,双方坐下来理性的聊一聊,协商一下,如果可以解决皆大欢喜。

文章推荐:

法律咨询
导师推荐

更多律师 >

无忧找律师

法律百科律师在线在线提问注册会员

法律常识无忧找律网关于我们网站导航

©无忧找律师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反馈留言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43850号 m.51zl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