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刑法 > 犯罪类型 > 青少年犯罪

12岁触犯法律 应如何处理

来源: 无忧找律师  2021-09-27 13:51:56 阅读数:118

从3月1日起,未成年这块“免罪金牌”要失灵了。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就意味着,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保护伞!

翟山鹰老师在朋友圈分享道,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12周岁,恰恰反映了当下未成年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一个现实情况。

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和接触事物的多元,暴力、色情、低俗等不良内容充斥着网络,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甚至导致了不少震惊全国的案件。

湖南12岁男孩因不满母亲管教太严,被打后心生怨恨将母亲用刀杀死;

安徽郎溪一12岁男孩将一10岁女孩杀害,并弃尸于灌木丛中;

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并抛尸灌木的恶性案件;

而由于原来刑法规定,年满14周岁及以上才负刑事责任,这使得个别“熊孩子”有恃无恐、不知敬畏,甚至一些未成年人将年龄作为“挡箭牌”,肆无忌惮地做“伤天害理”之事。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反正我是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会坐牢。”

一项根据未成年犯罪调查显示,14岁以内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比例,在2018年、2019年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也让很多人心生疑问,

未成年保护法究竟保护的是谁?

因此,本次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法治的持续进步。

然而,刑罚只是手段,教育矫治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

翟山鹰老师认为,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孩子做什么怎么做和其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只靠降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能“治本”,法律只是能起到一个约束的作用,真正扼止未成年犯罪的还是教育。

在实施恶性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有的是受到错误引导,一念之差酿成大错;有的是复杂的成长经历导致认知扭曲、道德缺失。从教育缺位到家庭失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开,都有可能导致最终走上歧途。

试想一下,即便现行法律条文对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形成强有力的心理震慑和行为拘束。那么如果又出现12岁以下的相关案例,我们是否又继续调低这个年龄标准?

而且即便把违法犯罪的“坏孩子”关进监狱,如果得不到好的教育,在监狱里学习到更多的犯罪技巧,那么等他/她有一天被放出来,是否会成为对社会公平正义产生更大威胁的一颗“炸弹”?

翟山鹰老师认为,老师们、家长们有空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她们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只有建立一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协同机制,构建起未成年人犯罪的事先防范、事后惩戒、社会帮扶、矫治教育的综合体系,才能减少和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电影《烈日灼心》里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但如果教育缺失,那人将只剩下动物性。“教育”从来都是孩子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最重要的方式。只要通过教育把人生的底色打好,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勇气和自信,去掌控好自己的人生,走出理想的人生之路。

责任编辑:手磨咖啡

主编:风清扬

每日晚持续更新翟老师对最新热门事件的解读,分享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行业趋势分析,旨在以国学、金融的视角将行业中典型、优秀的产品逻辑及方法分享给大家

文章推荐:

法律咨询
导师推荐

更多律师 >

无忧找律师

法律百科律师在线在线提问注册会员

法律常识无忧找律网关于我们网站导航

©无忧找律师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反馈留言 |联系客服

京ICP备19043850号 m.51zlaw.com